“阳光雨露”滋润“新苗”成长!我市文旅部门持续擦亮客家山歌“进校园·育新苗”活动品牌
近年来,阳光雨露我市文旅部门依托客家山歌传承推广,滋润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,新苗续擦校园j9持续擦亮梅州客家山歌“进校园·育新苗”活动品牌。成长如今,市文许多中小学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,旅部亮客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门持苗活山歌“新苗”。今年7月,家山第13届客家山歌幼苗班(暑期班)开班,歌进j9吸引来580多人热烈报名。育新
厚植土壤“育新苗”
据了解,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连续举办13届,阳光雨露培养了1200多名优秀学员,滋润在国内、新苗续擦校园港澳台、成长东南亚等客属地区均获得广泛赞誉,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踊跃报名,每届报名人数均超过500人。
目前,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制班,暑期班学员经考核后,每年筛选出40人进入一年制班,在一年制班中,将有10至15个优秀苗子能够进入梅州市少儿艺术团深造。
第十三届山歌幼苗培训班(一年制)开班。(市文化馆供图)
此外,还开拓了以小学为教学试点举办山歌培训班,通过培训老师、提供教材、输送教学等模式,广泛培养小山歌苗子,现已举办12届,培训小山歌手6000余人次。培训班和幼苗班发挥强大“造血”功能,持续为客家山歌“进校园·育新苗”特色品牌提供动力源泉。
引入活水“润新苗”
成绩的背后,是我市坚持“先示范、后推广、再普及”原则,推进客家山歌“进校园·育新苗”共同努力的结果。通过采取试点学校培训等方式,目前已深入化育小学等7间校园开展客家山歌和客家山歌剧培训和演出。截至今年10月,累计共开展了89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剧授课、示范表演,参与人数达6300余人次;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,共有300余名未成年人参加活动;开展音乐公益课、儿童画创作等公益培训各5期,共计培训学员160余人次;通过送戏下乡、山歌进校园等方式,让未成年人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他们心中播下“非遗”的种子。
戏曲进农村——男子独唱《我的中国梦》现场照(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)
实践历练“壮新苗”
从刚开始的害羞胆怯转变到舞台上熠熠生辉,众多“新苗”不断在多样化、高品质的平台中得到实践历练,最终用亮眼的舞台表现展示他们一路的成长蜕变。
戏曲进校园——德兴小学庆六一女声独唱《客家人》(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)
近年来,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外出演出、内部比赛、教学采风活动、观摩演出,到各民居、博物馆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等方式,让“新苗”在体验中感知优秀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,从而不断激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“强国复兴有我”系列活动暨“相约周六”展演——舞蹈《竹舞声韵》(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)
内部“造血”、外部“输血”为客家山歌“进校园·育新苗”活动品牌增添了发展“双翼”。近年来,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剧场展演、“非遗进社区”等方式持续开展线上惠民展播和线下惠民展演,截至10月,已累计演出172余场,受惠观众累积超295.9万人次。
通讯员:杨锐波
编辑:刘滨
- ·冷雨大风“组团”来袭!广东荔枝花果期“保暖攻略”请收好
- ·学雷锋,梅州军分区在行动!
- ·汕梅高速路上发生的这一幕幕,温暖了他们的“回家路”…
- ·梅州唯一,省级示范!
- ·巾帼农业科技特派员这一年
- ·快看有没有你!“仓海诗廊”杯梅州市征文大赛获奖名单揭晓→
- ·公示中!梅州2人上榜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
- ·退休了,公积金余额自动划到你卡上!3月1日起,梅州推行!
- ·无花果、果桑种植技术教学|绿美广东,村落子种果树
- ·严把入伍第一关!梅州对600余名应征男青年进行体检抽查
- ·居“高”思危,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莫忽视!
- ·天干物燥,冬季森林防火正当时,记住这些要点!
- ·建在田间地头,科研与破费无缝对于接!“航天宝”紫金破费基地启用
- ·云上诉思念 他乡亦甘甜!春节期间,这批梅州籍官兵坚守站位“守岁”
- ·共谋产才融合发展新模式!梅州市新农人人才驿站举办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研讨活动
- ·提升校外培训治理效能!梅州这项《方案》印发→
- ·美国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
- ·天干物燥,冬季森林防火正当时,记住这些要点!
- ·梅州5家企业上榜2023第三批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
- ·2024年梅州中考3月12日开始报名,体育中考分值增至90分!
- ·开平市政协2024年交办提案办复率100% 将“智慧清单”转化为“睁开清单”
- ·春日花海大片正在上映!看,梅城已经美得不像话啦~
- ·客家话版《若思念便思念》火了!原来,周深的客家话是他教的...
- ·全国人大代表、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梅:用脚步“走”出好建议 用胆识“闯”出致富路
- ·“农友圈”走进广州从化 数字化效率直抵荔枝园|“农友圈”进村落子④
- ·梅州辖区高速今日迎节前返乡车流高峰,这份提醒快收好→